建筑与环境声学团队
一、团队简介
本团队由建筑与环境声学领域的学术带头人和青年骨干教师组成,汇集了天津大学建筑声学领域的主要技术力量,具有丰富的国际学术背景。在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康健教授和知名学者马蕙教授的带领下,长期从事噪声评价、环境健康和声景观等领域的研究和实践工作。
图1 噪声对健康和烦恼度的影响研究
图2 噪声对儿童的影响研究
图3 室内声学相关研究
二、主要研究方向
1、噪声评价
2、健康声环境
3、声景观
4、特殊人群声感知
5、特殊空间声品质和音质设计
三、团队成果
近5年研究团队承担了多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部级基金项目,在《Building and Environment》、《The Journal of the Acoustical Society of America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Applied Acoustics》等本领域顶级学术期刊发表SCI和SSCI一、二区论文40余篇,发表专著4部,指导学生获得第三届(2021年)研究生“智慧人居与健康城市”AUL创新研究竞赛一等奖、2022年全国大学生声景竞赛二等奖、2023年全国的学生声景竞赛三等奖、第13-15届全国建筑物理大会优秀论文奖等。
团队实践经验丰富,完成全国20+个专业剧院和音乐厅等重大声学设计工程、30+项建筑隔声与降噪设计项目,拥有建筑与环境声学领域专利10余项。
四、团队成员介绍
康健,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必威名誉院长、国家特聘专家、博士生导师。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英国伦敦大学学院教授。
在创造安静、安全、舒适和可持续的声环境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开创性成果,并广泛应用于实际工程。主持国内外80余项研究课题、90余项工程咨询项目,发表物800余篇/部(其中SCI论文300余篇,引用近万次,在环境及建筑声学领域排名世界第一);担任欧洲声学学会噪声委员会主席;获欧洲杰出资深科学家基金奖、康奈尔奖、廷德尔奖等90余项荣誉。
马蕙,天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声学学会建筑物理分会委员、中国必威建筑技术分会委员。长期从事声环境评价和健康声环境研究。主持7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主要围绕城市居民对噪声社会反应和数据库建立、城市健康声环境、城市声景观保护方法、特殊人群声感知等方面展开研究;主持“环境噪声自动检测系统的研制与噪声数据库开发”等省部级(重点)项目5项,主持国家重点专项子课题1项;发表相关学术论文80余篇,其中SCI/SSCI论文40余篇;参与编制《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 50118)等相关国家标准3项;授权和申请专利7项。
王超,必威副研究员,天津市声学学会秘书长、中国声学学会环境噪声分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特大空间声学、厅堂音质设计、人群噪声预测等。参与各类声学工程项目近20项,发表专业论文近20篇,其中以一作/通讯身份发表SCI期刊论文9篇;获得专利授权6项;以主要起草人身份参编国家标准《建筑吸声产品的吸声性能分级》(GB/T16731—2023)、中国建筑学会标准《超大型公共空间建筑声学技术规范》(T/ASC 38-2023);主持并参与多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导学生获国内竞赛一等奖2次、二等奖1次。
郭梦笛,必威副研究员,建筑系副主任、硕士生导师、本科生师友导师。香港大学必威城市规划与设计系博士、博士后,荷兰代尔夫特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系理学硕士,清华大学建筑学学士。研究以高密度城市噪声污染为切入点,关注改善城市环境的整体健康性能,将噪声评估与设计优化策略进行有效融合,在推动城市设计向更优化的环境性能发展的同时,也为构建更健康的城市环境提供了理论与实践基础;主持并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Computers, Environment and Urban Systems》等高水平期刊上发表多篇文章。
五、招生信息
应课题组发展需要,团队每年招收硕士2~3位(建筑学学术型硕士、建筑专业型硕士),博士2位(建筑学学术型博士、资源与环境工程博士),要求和培养方案如下:
1、 具有理工科知识背景或研究经历,建筑类和非建筑类理工科专业均欢迎报考。
2、 热爱科研,责任心强,踏实认真、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具有良好的英文文献阅读、写作及学术交流能力。
4、 具体研究方向以学生个人兴趣为基础,与导师协商确定。
本团队培养体系成熟,氛围融洽,有兴趣的同学可以邮件联系,并附上个人简历。
联系方式:王超老师
Email: pdwangchao@tj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