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十月,承载着万众期望的央视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第二季,携27件绝世珍宝再次与观众见面。无数日夜难寐的翘首以盼,终于在首播这天得到了满足。随之而来的热烈反响,在彻骨的寒风中炸出一片热血澎湃的声浪。 第一件震撼登场的,便是由“清代200多年间主持皇家建筑设计”的雷家所制作的国宝——样式雷烫样。
节目围绕着“样式雷烫样”这一中心,以实物观察、资料介绍、情景剧演出等综合形式,将它百年来走过的风雨路,一目了然的展示在世人面前。其内在蕴含的科学设计底蕴,“顺势而为”“自然和谐”的思路,严苛的选址要求,超前的地形表述方法,经由天津大学王其亨教授及其带领的样式雷研究团队娓娓道来。
在这些建筑匠人四十年如一日的刻苦钻研中,中国古建筑史的设计理念得到了发掘,那些曾经被尘封的绝妙构思终于得到了正视,中国古建筑作品再一次凭借其不朽的灵魂被世人敬仰。
而这一切成绩,离不开一个坚持不懈的团队——天津大学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所。
走进天津大学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所
深厚的历史渊源及文化底蕴
天津大学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所的起源可追溯至1942年沈理源和张镈先生带领的北京中轴线建筑测绘,由此正式拉开了天津大学前身天津工商学院建筑学古建筑测绘实践的序幕。1952年,天津大学建筑系成立,正式开设古建筑测绘课程,在冯建逵、卢绳、徐中等先生的艰辛努力下,测绘成果斐然。
1980年代,王其亨教授继承古建筑测绘教学传统并不断拓展,1989年,“中国古建筑测绘实习”课程荣获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学成果国家级特等奖。1997年6月,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所正式成立,1998年获得“建筑历史与理论”博士学位授予权。
经过长期不懈努力,以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所为主力,2008、2010年先后获批建立文物建筑测绘研究(天津大学)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国际研究中心、天津市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等研究平台。先后获得30余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社科基金以及省部级基金项目,发表期刊论文数百篇,专著30余部。
目前研究所共有教师16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4人,讲师6人。现有成员中60岁以上1人,50-60岁3人,41-50岁3人,30-40岁9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徐苏斌教授,以及国家级教学团队构成的高层次学科梯队。团队成员学历层次高,12人拥有博士学位,3人拥有硕士学位;学缘结构国际化,3人拥有日本博士学位,1人拥有法国博士学位,多人赴英、法、美等国进修。
测绘足迹遍布全国各地
自1952年天津大学各院系调整、合并至今,古建筑测绘一直是天津大学建筑学教育不可或缺的环节,足迹几乎遍布全国各地。20世纪60年代主要以北京故宫、北海、颐和园、河北承德避暑山庄等皇家宫苑为主;80年代,陆续对河北遵化清东陵、易县清西陵进行了详细测绘;至2000年,又相继测绘了河北曲阳北岳庙、北京北海、明十三陵、山西浑源悬空寺、四川阆中古建筑、山东蓬莱水城与蓬莱阁、天津蓟县独乐寺以及北京故宫、太庙、天坛等。进入21世纪,古建筑测绘项目更加丰富,足迹遍及山西、河北、山东、辽宁、河南、青海、内蒙古、甘肃、陕西、江苏、福建、西藏、新疆等多个省市、自治区,更远达东南亚柬埔寨和欧洲意大利那不勒斯,影响甚广。
研究成果丰富且显著
60多年来,借助天津大学古建筑测绘教学课程累计完成三万余张测绘图纸,相继出版发行了《承德古建筑》、《清代内廷宫苑》、《清代御苑撷英》、《中国美术分类全集》中《明代陵墓》《清代陵寝》《清代皇家园林》《沈阳故宫》《北京故宫》等分卷,多卷集《中国古代建筑史》,《中国建筑艺术史》,《中国古建筑测绘大系》等一系列高水平著作,其中《古建筑测绘》一书作为国家普通高等教育“十五”规划教材,填补了百余年来东亚传统木结构建筑测绘技术和操作规范的空白,被国内建筑院校和文化遗产保护专业人员广泛应用,并获得日、韩等国同行的关注和好评。2017年,凭借长期对古建筑测绘技术的持续探索与总结,天津大学“建筑遗产测绘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荣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所全体教师在不断完善测绘技术和教学流程的同时,还不忘培养人文素质的传统,加强学生爱国主义、自尊自信、艰苦奋斗、团结协作、勤俭节约的品格,使天大学生得到社会多方面的认同和赞赏,还培养出了像崔愷、周恺、李兴钢、赵晓钧等一大批国际知名建筑大师。
此外,以古建筑测绘为基础,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所先后获得30余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社会科学基金以及博士点基金项目,其中清代样式雷建筑图档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资助,多次在国内外举办样式雷图档展,引起世界对中国建筑史的关注,更促成清代样式雷图档入选世界记忆遗产名录。
录制节目的老师们有话说
古建保护,天大人永远在路上
长久以来,天津大学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所秉承“产学研一体化”的教学思路,将教学与科研成果应用于保护实践,逐步融入国家遗产保护事业,取得了丰硕成果:1992年青海乐都瞿昙寺文物建筑保护项目与1997年湖北钟祥明显陵保护规划被国家文物局认定为样板工程;2004年,“甘肃永登鲁土司衙门旧址修缮工程施工图设计及预算”入选国家文物局评定的年度“全国十佳文物保护工程勘察设计方案及文物保护规划”;同年,天津大学成为第一批获得全国文物保护规划和古建筑修缮设计甲级资质的建筑院校之一。
与国家遗产保护体制接轨后,天津大学陆续承担了颐和园、北海及团城、北海静心斋、圆明园、太庙、山东蓬莱阁及蓬莱水城、山东孟府孟庙孟林、天津广东会馆、石家大院、大沽船坞、蓟县独乐寺数十项文化遗产的保护项目;近年来,研究所综合地理信息系统(GIS)、建筑信息模型(BIM)等技术,对测绘数据的管理、提取和应用等方面展开研究,实现了信息模型的阶段化设置,为推进建筑遗产信息共享和服务系统的专业化、规范化奠定了基础。在研究所的推动下,北京北海及团城、太庙、河南凤阳皇陵皇城、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山东解州关帝庙、辽宁义县奉国寺大殿、山西应县木塔、无锡惠山祠堂群、湖北钟祥明显陵等多处古建筑群,在2012年被国家文物局、中国遗产保护协会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由此,2013年,天津大学与故宫博物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并参与景福宫测绘、养心殿研究性保护工程。此后,又陆续与颐和园、北海公园、景山公园等机构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开展一系列研究与保护实践。
2013年 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协同创新中心
2018年,以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所为主力,联合天津大学建工学院、智能学部等相关学科共同成立天津大学圆明园研究院,共同探索产学研用一体化的遗产保护新方式。
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天大建筑人将始终践行在古建保护的道路上!